大学毕业生“自愿性失业”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王子蕲
【摘要】自愿性失业是一种特殊的失业现象。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跨入了自愿性失业者的行列。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劳动力的需要不够旺盛、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发展的不足、社会舆论、家庭压力以及日益增中的生活成本使得大学生择业过程中需求层次不断提高,造成自我定位的偏差。对此,应当准确定位大学“自愿性失业”的性质,引导大学生理性确定职业预期,准确评估自己与劳动力市场,努力改善现有职业生涯教育的薄弱环节,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教育的效果。社会、高校与家庭应共同建立积极的舆论氛围,鼓励大学毕业生积极就业。
【关键词】自愿性失业;就业期望;职业生涯规划
根据国际劳动局的定义,失业来是指达到就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乐于就业但找不到工作的社会现象。“自愿性失业”是失业中的特殊一类,它具备失业的基本要素:“具备劳动能力且愿意就业”,但是有一个显著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由于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境,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已经凸现出来。根据教育部和人社部公布的数据,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高达699万人。北京大学前党委书记闵维方曾在2005年做出估算,自2001年起五年内全国大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70%左右,最高没有超过74%,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生不能就业,而在这部分大学生中约60%的是出于各种主客观因素,不满足已有工作机会而仍在继续寻找他们心目中更好的工作机会。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对于2011届全国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去向的调研结果,“总计608.2万人中的9.3%处于失业状态”。如此众多的大学生毕业生失业,对人力资源总体短缺的我国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也折射出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失业原因角度出发,将研究聚焦于“自愿性”失业这一群体,试图探索成因并寻求解决对策。
一、大学毕业生“自愿性失业”的基本情况
笔者在上海西南部S和E两所大学通过问卷和访谈开展了调查。按照简单抽样的原则,向S和E两所高校的2012届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毕业生发放了100份问卷,回收98份,有效回收率98%。同时,为了充实调查数据,通过结构性访谈的方式对2012届10名失业同学进行了面访。综合两方面的调研结果,得出了以下关于自愿性失业的基本认识。
(一)从自愿性失业率上看,本科生高于研究生,文科高于理工科,东部生源多于中西部
在接受问卷访谈的100名毕业生中,本科生和研究生各50名。调研结果显示,本科自愿性失业人数为5名,且都是自愿性失业,自愿性失业比率为100%;研究生自愿失业人数为2名,且只有1人是自愿性失业,自愿性失业比率为50%。从专业类别上看,所有自愿性失业毕业生均为文科专业。而从生源地看,有83.3%来自东部地区,并且在这些毕业生中,上海籍比例58.3%,江浙地区有25%。
(二)自愿失业毕业生的实际所学专业大多与报考专业具有较大差异
在受方的自愿性失业毕业生中,所学专业与报考专业不同的比例为75%。对于经调剂而进入的专业,表示“不喜欢”的占77.8%,表示“无所谓”的占22.2%,正面评价的比例为0。有同学在访谈中这样表示:“我报考的是金融专业,但是被调剂到了政治学与行政学。我完全提不起兴趣,开始郁闷的不行。但是学起来没什么难度,也就这样过了四年。现在毕业了,回头发现一直都在混,没有做好职业的准备。”类似的表达在其他受访同学中也能隐约感受得到。同时,尽管所有的自愿性失业毕业生在校期间全部参加过社会实践(主动参加和被动参与均计算在内),但是与专业相关的实习比例并不高。比如上面提到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毕业生,他在大学期间参加的实习是做世界游泳锦标赛的志愿者小组长,主要负责参赛选手的后勤服务工作,与期专业相关度很低。这些实习经验并不能为他的求职加分。
(三)工作地点、薪金对自愿性失业的影响强于学习成绩与家庭经济状况
在对“你认为促使自己最终自愿放弃工作机会的最主要原因”问题中,选择“市场需要问题”的比例为50%,选择“机遇问题”的比例为33.3%,选择“自身能力问题”比例为8.3%,选择“说不清”比例为8.3%。可见,绝大数自愿性失业毕业生都自愿失业的主要原因归为客观因素。而在所有的客观原因中,工作地点和工作薪金是最重要的两个要素。在回收上来的98份问卷中,工作地点首先江浙沪的有94份,比例高达95.9%。在访谈中,因为工作地点不满意而自愿放弃工作机会的,比例为66.7%。而在受调研的上海籍同学之中,还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毕业生不但将就业地点只设置在上海,而且必须靠近其家庭住址。一位男生表示:“放弃就业机会是因为那家单位在普陀区,而我家在浦东新区,坐车来回要一个小时。”工作薪金也是导致自愿放弃工作机会的重要因素。访谈中的半数毕业生表示“收入太低”、“收入抵不上交通费”,所以选择了放弃找到的工作机会。85.7%的女性毕业生认为是性别导致了自己不能得到理想工作,故而选择自愿失业。
学习成绩不够好、家庭经济条件优异,在很多人看来是自愿性失业的重要原因,但是调研结果却显示出这两个因素与自愿性失业相关度不大。在本次调研中,自愿性失业毕业生在校时成绩各异,有成绩优异屡获奖学金的,也有成绩落后多门课不及格的。并且,受访同学都觉得现行的学分制已经让不及格的恶性影响不那么严重了。有毕业生表示:“不及格并没有给我找工作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因为重修之后成绩可以覆盖原来的分数,在成绩单中看不出来我曾经挂科。”而自愿失业的毕业生的家庭经济条件也各异,来自城镇的毕业生的家庭年人均收入在20()00元——24999元(201 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之间的为41.7%,在8000元(201 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以下的为25%,处于8001元到19999元之间的有33.3%。
(四)相对于坚定的自愿失业态度,毕业生对未来的具体打算并不决绝
在受访的自愿失业毕业生中,对于这一选择“不后悔”、 “说不清”的比例有91.7%,选择“有些后悔”比例只有8.3%。在面访中,毕业生们也表示对自己当初做出的选择并没有后悔,有同学这样说到:“就是换到现在,我还是会选择不就业。”对于放弃工作机会后的出路问题,有的毕业生打算“升学”,有人打算参加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考,另外有16.7%人表示试着再找满意的工作(薪水、行业等满足期望的工作机会)。但是这些毕业生中没有人表示只接受一种出路,虽然有自己最期待的工作去向,但是只是作为首选。如果能获得其他比较好的机会,也许会改变初衷。
二、大学毕业生“自愿性失业”的原因分析
(一)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劳动力的需求不够旺盛是重要的社会原因
我国高等教育从1999年起开始了大规模的高校扩招,从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08万人,到20()2年全国高校招生275万人,增幅高达154.6%,并且10年来每年招生录取人数以年均增长12.8%E约速度发展,用“飞跃”来形容大学生数量的增长一点都不过分。但在享受高等教育大众化福利的同时,也必然出现毕业生数量远高于社会经济对这一层次劳动力需要而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检测中心发布的《2011年第一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里的统计数据:“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55.7%,其中,新成长失业青年占24.7%(在新成长失业青年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占40.7%)”。之所以大学毕业生失业率如此之高,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即是劳动力市场对这一群体的需求不足。应届大学毕业生因为缺乏工作经验,往往并不在用人单位的第一考虑之内。同时,由于近几年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市场所创造出的新就业岗位不多,且主要由于经济结构的原因,岗位对劳动力学历层次的需求更集中于高中学历阶段,在《201 1年第一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里有这样的统计:“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文化程度的要求来看,约869,6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有要求。要求高中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占总体需求的38.2%(其中对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占54.5%);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23.7%;对大专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1 6.4%;对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7.8%。”由于需求的减少,而导致大学毕业生缺少了选择的空间并增加了就业竞争压力,因而出现了毕业生由于不满足工作机会而自愿选择失业的现象。综合以上,劳动力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不足成为了导致大学毕业生自愿性失业的重要社会因素。
(二)学校职业生涯指导中存在不足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上发展速度很快,从就业指导课、培训讲座、实习锻炼等理论与实践的各个层面加强了对大学生的培养。但是,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过于庞大的系统工程,它要完成的内容不仅包括自我定位、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发展、职业选择和职业管理,更包括基础性与深层次的道德教育,在有限的时间条件、人力资源条件下很难实现这些教育目标。因此,经常可以在研究资料或新闻报道中看到“目前的高校职业生涯教育难以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的结论。在本次调查中,绝大多数受访毕业生也认为学校现行的职业生涯教育效果不够明显,教育的内容“在制作简历、面试、寻找岗位信息上有点帮助”、但是“内容太简单,在网上自己也能找得到”、“针对性不强”、 “时效性不强”,教育形式“太单一,主要是上课和开讲座”,而由于学生主动参与这方面教育的意识不强,往往这些课程和讲座起到的效果并不大。高校就业指导教师也注意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一直在寻求解决办法,在此次调研中对一位在“985”高校就业中心工作的老师的访谈中,他这样说到: “目前我们虽然在就业课程内容体系和形式上做了很大调整,但是在引导学生如何理性准确进行职业选择上仍缺乏有效手段,对学生求职过程的心理干预力量也比较弱。”在本次调查中,受访学生在校接受的职业生涯教育更多是就业指导教育,内容有就业政策介绍、就业形势分析、需求信息收集等,但对如何结合自身的职业兴趣、职业观、价值观以及能力结构,以怎样的心态做出怎样的职业选择涉猎甚少。而导致这样问题存在的原因既有大学生培养体系中职业生涯教育比例的失衡,也有着职业生涯教师队伍建设不强的因素。如前文曾提到的学生对于行业薪金、劳动力需求、职业发展等方面的信息需求,单纯依靠高校内部教师是难以承担的,还需要社会上的力量支持。而即便是理论上的职业生涯教育,一些目前承担着课程的任课教师电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更多是常识性的解释和现状的介绍。
(三)社会舆论、家庭影响以及生活成本提升是重要的外在压力
在调研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并不仅仅在于满足经济需求,而有着更高层次的需要。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框架,满足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之上,还有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尽管大学生毕业生数量庞大,但是对于每个具体的家庭而言,他们仍然承载着相当分量的期望。而毕业生自己,也因为时间成本和心理预设的关系,希望能获得一份得到社会、他人尊重的工作。如果这份工作又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则更是上佳之选。对于家人亲戚来讲,他们更是希望子女后辈能尽量以一个好的起点进入社会。同时,面对不断增长的生活成本,也一定程度刺激了大学生不得不关注薪金水平,在乎福利待遇。在这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就出现了一些大学生宁愿冒着陷入失业境地的风险,放弃唾手可得的工作机会选择备考升学、出国或者继续寻找更为理想的工作。而家庭往往在其没有工作期间给予经济、心理、情感等各方面的支持。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即使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也会出现。在《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对于低就业分析的专题研究中显示:“201 1届大学毕业生中,来自‘无业或退休’家庭的毕业生半年后的低就业比例最高”。
(四)就业预期过高及对供求信息掌握不足不是主要的主观因素
在当前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大学生大多是在毕业倒计时一年的时候就开始工作搜索。在这个搜索的过程中,为了寻求到尽量符合自己预期甚至超过预期的工作机会,会难以避免地出现一个“搜索一放弃一再搜索”的过程。应届大学毕业生由于缺少实际经验,往往对工作的工资、福利、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工作特征都预先设定了最低标准。这个预期标准越高,找到工作的难度就越大,搜寻的时间就越长。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当年毕业离校前)放弃了一些已有的工作机会但又未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那么自愿性失业就会发生。这些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往往是:虽然接受一份不满意的工作可以立即在社会中得到一个位置,获得一定的工资收入,但是也意味着可能丧失掉更丰厚的职业机会,而如果选择暂时放弃不理想的就业机会,等待薪金更高、机会更大、地点更满意的职位,则可能带来更大的收益。这种心理特征虽然符合一般经济人行为假设,但是,理性选择应该建立在对实际环境的准确评估基础上。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201 1年宏观数据显示,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3979元,平均每月可支配收入1998元。同时,基于劳动力市场对于新劳动力薪金的通行规则,应届大学毕业生初入职,薪金往往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受调查者对薪水的要求并不低,在回答“您求职要求的收入”时,近五成人的选择集中在5f)00元一8000元。仅有18.4%的人可以接受自己的工资在2500元一3500元,希望自己的月薪在3501元-5000元的占27.2%。可见,这些自愿失业性大学毕业生对薪金的期望是偏高的。造成这种预期偏高的表面原因在于大学生缺少对客观实际的准确了解和评估,深层次原因则显示为大学生对市场信息掌握的不完全。作为一直生活在学校内的学生,他们是劳动力市场的新人,对于某个行业的薪金水平难以有准确的了解,也对劳动力市场对于他们这一群体能够提供的工作机会缺乏应有的认识。正是这种信息了解的不完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他们主观上的高预期并误导了他们在职业搜寻过程中的判断。
三、解决大学毕业生“自愿性失业”的对策建议。
综合上面的分析,大学毕业生选择自愿性失业已不仅仅是个别事件,而成为了一种渐趋普遍的现象,其发生原因也复杂多样。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只寄希望于毕业生改变自身观念,更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多方面努力。
(一)准确定位“自愿性失业”的性质,增强关注度和重视度
自愿性失业,不能简单理解为“失业”,而是一种复杂的现象。首先,它因为符合失业的特征而属于失业。但同时,它是放弃了“就业”的“失业”,又不能单纯将之归因于就业困难。在这个放弃的过程中,既有理性的因素,也有非理睦因素,对于不同性质原因导致的自愿性失业现象要区分对待,不能一概而论。理性判断下而做出的自愿性失业选择应该基于就业机会与劳动力本身价值的严重失衡。比如,哲学博士毕业之后只得到数据录入员的工作机会,从个人职业发展路径上和教育成本上来讲,显然不是就业的好选择。在这种情境下选择自愿性失业,是为了寻找到更能体现劳动力价值的机会,是理比思考后的自愿性失业。但若如前文所提到的,只将工作地点与家庭的距离当作唯一考量因素,不顾个人职业成长路径,无疑是需要学校或其他外界介入的非理眭自愿性失业。但是,从根本上讲,无论哪个类别的自愿性失业,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劳动力资源的浪费,是一种应该加以避免的现象。
(二)理性确定职业预期,提升顺利就业可行性
个人职业选择应该基于事实基础,而准确的判断是进行选择的第一前提。这种判断包括对自身的兴趣、能力、价值取向的确定,也包括对目标职业劳动力需求、薪金水平、发展通道等问题的确定。大学毕业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属于专用性人力资源。但这种专业基础却往往因为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而成为了毕业生的软肋,要么专业能力不强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要么不乐于从事所学专业,最终出现目标与结果的结构性差异以致做出“自愿性失业”的选择。因此,大学生应该在学习阶段即对自己做出明确的职业规划,确定自己的兴趣方向,提早做好专业知识与能力上的准备。在可能的条件下,要对感兴趣的专业和领域进行专、精、深的学习和挖掘。在兴趣点和所学专业一致的情况下,要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在兴趣和所学专业不一致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修读第二专业。在毕业前,则应努力掌握更多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可供选择的有效信息渠道包括:一年一度出版的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教育部和人社部每年三月份左右公布的当年大学生就业情况分析、学校举办的各类宣讲会和职场情况分享会、就业指导老师、在目标行业就职的师兄师姐等等。通过对信息的充分占有和分析,再比对自己之前的规划,排除“面子”、“家长意思”、“自己希望”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寻求合理定位。不应人为设立过多的限制性条件,应将对于就业地点选择、薪金水平、工作强度等因素的考虑置于合理的现实可能性基础上。大学毕业生应该将就业看作是动态的发展过程而非“一锤子买卖”,认识到劳动力市场具有“流动性”这一基本特征,看到户籍制度改革、淡化单位福利、扩大社会保障等一系列促进劳动力市场流动成本降低的利好政策。珍惜应届毕业生的身份,把握市场提供的丰富就业机会与政府提供的扶持政策,努力实现自己的第一次就业。
(三)改善职业生涯教育的薄弱环节,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高校可以在现有的职业生涯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师资力量、调整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形式等方面着重提高唤醒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普及职业生涯知识,增强职业生涯教育的效果。在师资力量上,要夯实高校内部职业生涯指导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首选确保任课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并且要不断地通过理论知识专题培训和行业挂职锻炼的方式来丰富发展专业知识、增强对行业现实的把握。同时,要建立一支主要由人力资源从业人员构成的高校外部行业导师队伍,改变高校内师资对各行业劳动力市场信息的不熟悉的现状。在教育内容上,应该吸收国外较为成熟的内容,完善现有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结合群体内部结构特性、突出针对性、实践性和科学性。以打破狭隘的求职观念、塑造良好的求职心态、确立清晰的自我定位、提供广泛的信息渠道、培养有效的应聘技巧为目标导向,在现有的技能上的就业指导如简历制作、面试技巧以及政策上的宣讲之外,丰富关于职业生涯理论内容、个人责任与社会发展等内容,以更好引导大学生在准确评估自身和社会的基础上确定职业选择。在教育形式上,要紧抓第一课堂做好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传授,同时抓住第二课堂开展见习、实习等社会实践环节,让大学生能通过一段时间的亲身体验来比对、校正自己的初始规划。在教学手段上,应以主体性教育原则着眼,尽量激发大学生主动寻求职业规划的兴趣。要有时代敏感度,多利用微博、人人网等大学生乐于关注的渠道开展职业规划的理论研习、观念争鸣或者信息发布。
(四)建设积极的舆论氛围,鼓励大学毕业生积极就业
人生活于群体之间,周围人的意见对自身所做决定影响至深。在当下信息传播陕速而便捷的社会,社会舆论也同家庭意见一样都会严重影响着个人决策。对于尚未完全摆脱稚气,刚刚踏出校园的大学毕业生尤为如此。因此,社会、大学与家庭应该共同创建积极的意见空间,肯定劳动的意义,引导大学生发现自身的责任,明确积极就业对于自己、家庭与社会的价值。社会媒体要秉持媒体的良知和良心,做好社会发展的眼睛,以引导社会不断走向美好为工作理念,弘扬正气,多正面报道不同岗位所创造的价值,不同岗位工作者的不同精彩人生。切忌短视地为追求关注而猎新、猎奇,追求报道的新闻化或者娱乐化。要坚决反对金钱挂帅的价值观体现在媒体给予社会的信息报道之中,反对盲目追求薪金高、压力小的工作的想法,营建为实现理想而勤为进取、积极工作的社会氛围;家庭成员应该发挥亲情力量,鼓励大学毕业生自力更生,用自己所学创造价值,承担起照顾自己与家人、回馈社会的责任,从源头上断绝“啃老”现象出现。尤其在求职阶段,家长与亲人应发挥阅历丰富、亲情浓厚的优势,以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及时对大学生求职过程中遭遇的迷茫、困境给予关怀和指导;高校应该创设平等、独立、自强的校园文化,拓展大学生责任感培育路径,鼓励大学生敢于进入社会、通过不断历练提升职称竞争力。切实提高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效,让大学生能科学合理地设置职业规划,做好职业准备。
——摘自《中国大学生就业》